外国专家看好粤港澳大湾区:期待在环保公共卫生领域加强合作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落下帷幕。本届论坛主题为“智汇湾区,湾和世界”,聚焦粤港澳科技创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绿色双碳、国际科学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重要领域。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国际创新企业家以及金融界专家等各界人士,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共同探索全球科技前沿,将论坛建设成为分享成果、碰撞思想、增进共识的高端科学交流平台,以科创合作驱动湾区高质量发展、推动世界级人才中心建设。

论坛期间,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了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企业家,他们在不同领域的分论坛上,分享他们在聚焦自身领域的同时,展望科技对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的新趋势。他们不约而同地向南都记者表示,大湾区科学论坛为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提供沟通交流的场所,看好大湾区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为人类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3大湾区科学论坛开幕式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致辞。

“大湾区提供了一个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的健康氛围,这可以促进埃及、非洲等国家与这个地区之间的合作。”易卜拉欣·塔塔维·赛义德·阿博代雷(Ibrahim El-Tantawy El Sayed)是埃及姆努菲亚大学理学院化学系主任,在本届大湾区科学论坛上,他参加了碳中和分论坛,并以“面向绿色与可持续环境发展的废弃生物质高效处理技术”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他告诉南都记者,此次参与论坛,见到很多前来参加会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更重要的是来自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中国杰出科学家,让他看到了大湾区与各地合作的可能性。

在演讲环节,易卜拉欣提到,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现象,不局限于一国一地,基于此,人类可以做些什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他认为,目前亟待完成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减少污染带来的代价,让生产的流程更加安全,同时想办法通过生物处理等各种方式减少碳排放。

“当然,我们不能完全转变能源的来源,这没有办法在一夜之间实现,但需要我们动员全社会,尽量把非清洁能源变成可再生能源。”他说。

基于团队研究,易卜拉欣发现,如果能够对一些生物质善加利用、转化,不仅可以帮助人类减少污染,还可以通过更加智能、低成本的方式,帮助人类开发和处理环境问题,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实际上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

他告诉南都记者,这项研究有多名来自中国的合作伙伴参与,同时获得了中国科技部以及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他认为,中国在科技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全球科技的重要引领者之一,中国的科技发展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易卜拉欣向南都记者表示,他了解到,大湾区的学校在全球大学排名中处于领先位置,属于世界排名较高的大学。大湾区大量的基础设施可以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对于科学家而言,团队间的合作对于研究十分重要。“全世界许多研究人员都在尝试加快解决问题,尤其是环境问题,这对于科技全球化非常重要。”

易卜拉欣所在的学校与中国科学院签署了相关协议,计划在未来进行学生交换,并加快两地之间的合作进程。这让他看到了非常好的合作机会。同时,在他看来,大湾区科学论坛的举办,反映了大湾区对先进技术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关注和巨大努力,“这可以从该地区的工业领域和跨学科的科技领域中看出”。

“我从未见过像大湾区这样一个集中了努力和创新的地方,大湾区科学论坛是世界级别的活动。”

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讲席教授、英国绿蜥蜴技术有限公司CEO马丁·阿特肯斯(Martin Atkins)曾在中国居住和生活。他告诉南都记者,这是他首次参与大湾区的活动,大湾区对努力和创新的重视令他印象深刻,他期待着能在此谋求更多合作的机会,也兴奋于能够与大湾区的同伴开展合作,“因为大湾区是真正能够在全球产生重大影响的平台之一”。

阿特肯斯在此次论坛参与了两场活动,分别在碳中和分论坛以及国际组织与全球合作分论坛上进行发言,首先关注解决气候问题的重大项目,其次关注更细的化学领域。

与易卜拉欣相似的是,阿特肯斯也在关注如何通过新技术“变废为宝”。“在目前气候变化的大环境下,我们非常重视减排、污染物的重复利用以及二氧化碳的捕集,我们在做的技术,就是把这些捕获到的二氧化碳通过技术进行循环再使用,减少碳本身的排放。”

二氧化碳和氢的转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中国在其中亦处于领先地位。阿特肯斯介绍道,当人类将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时,如甲烷一类的排放物会在一段时间后消失,但二氧化碳却会停留在大气中。因此,他所在团队正研究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的技术,而这可以通过氢来实现。

他向南都记者强调,大湾区是氢能相关项目的超级枢纽。一旦掌握了这项技术,他的团队就可以利用过去15年来与中国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技术,将甲醇转化为地球上的任何化学品或燃料。“想象一下,用二氧化碳和氢来为全球的飞机提供动力,这是能够实现的。”

升温是全球性的现象,人类的气候模式、海洋模式已经受到了极大程度的影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年气候变化均在继续,全球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的平均值高出了1.15 [1.02至1.28]℃,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浓度在2021年达到了观测到的最高纪录。特定地点的实时数据显示,这三种温室气体的水平在2022年都在继续上升。

阿特肯斯告诉南都记者,这一数据令包括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人感到震惊。气候变化是全球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大湾区专注于科学,为不同的合作伙伴提供沟通的场所。“无论是个人,还是来自规模不一的公司,都可以在此处找到沟通的渠道。”

他认为,大湾区科学论坛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让全球了解气候变化的挑战,并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加以应对。在他看来,大湾区是一大中心,发展势头和速度迅猛,也拥有许多技术。“世界仍面临众多挑战,需要多种解决方案,就我所了解的情况,大湾区能在中国乃至世界发挥引领作用,大家可以学习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应对气候变化。”他对此亦充满希望:“大湾区科学论坛是一项很棒的活动,我期待着与大家合作。”

“大湾区是一个区域性的热门地区,重要的是在澳门和香港之外,也要与其他附近的区域建立关系并保持联系。大湾区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同样参加了国际组织与全球合作分论坛的,还有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 健康项目全球总裁克里斯蒂安·沃尔泽(Christian Walzer)。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成立于189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的六十多个国家开展工作。旨在通过野外研究、培训自然保护专业人员、宣传教育等活动提高人们对野生生物及其自然栖息地的认识,改善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在以“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应对”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沃尔泽与多位嘉宾展开了讨论。沃尔泽在人类-牲畜-野生动物界面有着国际公认的多项专业知识,他向南都记者强调,当涉及传染病时,需要考虑到预防、准备和应对的重要性。在参与大湾区科学论坛期间,演讲者提供的独立见解,令他无比享受参与论坛的过程。“这里充满活力,我期待未来能够与这些中国科学家们展开合作。”

事实上,沃尔泽早已参与过同中国的合作项目。他告诉南都记者,中国实施了普氏野马重新引入项目,他也曾参与其中。此外,他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多年,至今仍保持密切联系。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框架下,他仍与中国特别是在大湾区的同行保持交流。

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各国的应对能力存在着差异。这也让沃尔泽看到,长期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在他看来,科学家应走出自身的科学工作,解决社会层面上的问题,确保科学是政策决定的基础。“一旦我们失去了这个基础,做决策时不基于事实、不基于科学基础,我们就麻烦了。”

由此,沃尔泽对大湾区潜藏的贡献充满信心。“正如我们所说,这里是一个生物医学中心,技术、疫苗等方面的开发势头和前景很不错。”

You May Also Like

More From Author

+ There are no comments

Add yours